转【襄阳晚报】:一段援疆路 一生援疆情
时间:2017-09-04 来源:宣传部 作者:钟炜

于利伟一家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从这期起,本报开设“家风家教”专版,以“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为主题,每期介绍一个文明家庭的先进事迹,传承好家训、订立好家规、弘扬好家风。

家庭档案

妻子:于利伟,33岁,bevictor伟德医学院护理专业主任助理

丈夫:苏方伟,33岁,市人社局信息中心软件科科长儿子:四岁半

克服困难,踏上援疆征程

2015年暑假,于利伟在家收拾着房子,为儿子准备上学的书包,因为儿子快三岁了,马上就要上幼儿园。这是一件让家人高兴的事情,但对于利伟来说意义远非如此,因为从儿子一岁开始,由于工作繁忙和家庭原因,儿子一直在山东老家由奶奶照顾。现在终于可以把儿子接回襄阳,一家三口团圆了。对于一个妈妈来说,再幸福的事情也不过如此了。

然而那年7月18日的一个电话犹如晴天霹雳,单位决定派她去执行一年半的援疆任务。此时于利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孩子还不满三岁,一年半,五百多个日夜,不满三岁的儿子又将没有妈妈的陪伴。作为一个妈妈,再也不能承受这种分离之痛。自己如果去了新疆,丈夫工作繁忙,儿子由谁照顾?奶奶、外婆远在山东,而且老家还有90多岁的老人需要公公婆婆照顾。”

当时于利伟的第一反应是“不,我不去”,但冷静下来后又进行了仔细思考,“领导既然选择了自己,也是有他们的难处:研究室内其他老师有的刚工作一两年,经验相对缺乏;有的老师,孩子还没断奶;年长一些的老师,有的身体不是很好。”于利伟陷入了痛苦与矛盾之中。

此时站在一旁的丈夫说,“去吧,家里有我呢。”于利伟看了看丈夫,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但随即又摇了摇头。丈夫明白,虽然自己同意了,但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儿子到了上学的年龄,不能耽搁,自己工作繁忙,儿子上下学必须有人接送。

这时两人打通了公公婆婆的电话,说明情况后,两位老人表示支持儿媳妇的工作,由公公留在山东老家照看老人,婆婆从老家赶过来照看孙子。

一切安顿好后,怀着对家人、对儿子深深的不舍,2015年8月10日,于利伟踏上了援疆的征程,来到祖国西北边陲,成为新疆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专任教师。

认真负责,援疆工作结硕果

远离家人、同事、朋友,在一个遥远陌生的环境中,初来乍到的于利伟遇到了重重困难。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地处西北边陲,气候环境和襄阳差异很大。刚到新疆的一两个月,每天早晨起床鼻子里面都会有血丝,嘴巴干裂得也会出血;时差的问题让她睡眠不足;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面对这些困难,于利伟想尽办法一一克服,逐渐进入了工作状态。

在新疆,于利伟承担了《外科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教学工作,并积极响应“双结双促”活动的号召,和哈萨克族青年教师阿丽米娜结成对子,负责指导其《外科护理学》教学工作。于利伟经常深入到这位青年教师的课堂,给予指导和建议。课前相互交流探讨课程中的重、难点和教学方法,课后分享经验和体会。经过于利伟的指导,阿丽米娜在2015年“学校优质课教学比赛”中获得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由于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医疗教学部老师,大多数是青年教师,科研经验缺乏。于利伟结合自己曾经申报课题的经验,详细给大家讲解了课题申报等科研方面的方法和经验,并协助、指导当地老师开展科研工作。严谨的工作作风,踏实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当地老师的好评。

尽职尽责,家庭事业双丰收

于利伟的丈夫苏方伟平时工作较忙,经常加班到很晚,但只要有时间就会亲自为儿子做晚饭,每天下班后或周六、日就尽可能多地陪伴儿子,陪儿子一起做游戏,给儿子讲故事,参加家长会也成了苏方伟的必修课。苏方伟觉得自己应该尽可能承担起妈妈的角色,弥补妻子不在身边的缺憾。

儿子有几次感冒住院输液,苏方伟上完班,才回家做饭送到医院,然后自己再去上班,就这样家里、医院、单位三边跑。苏方伟说,“自己每天是既当爹又当妈,虽然很辛苦,但看着儿子健康、快乐地一天天长大,妻子能在千里之外安心工作,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虽然单位工作繁忙,还要照顾儿子,但苏方伟吃苦耐劳,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还通过自学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先后取得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和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由于工作上兢兢业业,认真负责,苏方伟先后多次被授予“市直人社系统先进工作者”和“省社会保险基金结算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无怨无悔,有付出更有收获

“思念”是援疆工作中挥之不去、日益强烈的情愫。于利伟援疆期间每天下班后,周六、周日面对的是空空的宿舍,看看窗外荒凉的戈壁滩,想想才满三岁的儿子,内心深感孤独与寂寞。

为了缓解思念之情,于利伟每天有机会就会跟儿子视频聊天。问一下儿子一天的学习、生活情况,如每天吃的什么饭,在幼儿园过得怎么样,今天学到了什么,等等。由于长时间的分离,加之儿子年龄太小,每天给儿子打电话,他都很少理会。但于利伟每天在视频里静静地看着儿子已感觉很欣慰,很满足。

于利伟说,行走在漫漫援疆路上,左手是奋斗,右手是思念,虽说无怨无悔,但更想说的是“儿子,你若安好,妈妈便是晴天”。援疆期间于利伟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你孩子这么小,为什么来援疆?”她经常会说,“是家人的鼓励与支持,领导的信任与关怀让自己选择了援疆。”

在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和援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受援学校于2016年底顺利通过了两级示范校和高职院校的评审工作,学校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于利伟作为其中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深感骄傲和自豪,同时自己也在援疆期满考核时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援疆干部人才”,并记功一次。

于利伟表示,援疆是一份责任,是一次历练,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收获,收获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学校的关心和帮助。援疆无悔,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们的一半。

(本文及图片由市“家风沐襄阳”活动组提供)

转《襄阳晚报》2017年9月2日第15版


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       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    

全国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          中国职业教育百强院校

版权所有:bevictor伟德 - bv伟德国际体育官方网站        学校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隆中路18号

校办(接待接访)电话:0710-3564925.    招生专线:0710-3519666 就业专线:0710-3567556        

招生咨询QQ:800866525   湖北省代码:C525  鄂ICP备05007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