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襄阳日报》:探索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bevictor伟德汽车工程学院特色办学纪实
时间:2015-12-01 来源:宣传部 作者:叶朝 向炜 陈建波 冯丽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

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bevictor伟德捷报频传。

10月17日,2015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落幕,该校骆驼股份方程式赛车队从全国参赛的74支车队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全国高职第二、国家三等奖的优异成绩;10月29日,为期三天的“上汽通用校企合作项目首届教师技能比武大赛”在上海举行,该校汽车工程学院教师罗伟与来自北京、广东、浙江、河北等地的多所项目合作院校的二十多名教师选手展开激烈角逐,最终以优异成绩获得亚军……

这些荣誉与成绩只是bevictor伟德汽车工程学院(简称“汽车工程学院”)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创新型人才的一个缩影。

多年来,汽车工程学院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和“品牌、精品、特色、创新”的管理理念,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科学调整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内涵建设,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同时,还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支撑与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调整专业设置 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职业教育要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而‘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而‘变’。”采访中,汽车工程学院院长耿保荃说,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学院按照“对接产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建设思路,积极推进专业与地方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对接。

汽车产业是襄阳的龙头产业,但汽车高端技能型人才仍然比较紧缺。为此,学院提出优先支持和发展汽车及制造专业群建设,为襄阳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

耿保荃介绍,2003年,为顺应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汽车产业的要求,学院开办了与汽车产业相关的专业,如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等;2008年更名为汽车工程学院(之前为机电工程系)后,学院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再次对学科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开设了汽车制造与装配(与汽车制造、装备及零部件产业更加契合)、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方向)、汽车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方向)、工业机器人技术等汽车类专业,与汽车产业的信息化、智能制造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

截至目前,学院已为襄阳及合作单位培养汽车及相关类专业高技能人才7200多名,积极开展面向在职高技能人才培训的任务,累计为东风股份、德纳车桥、中航精机、金鹰重工、襄阳轴承等企业培训1000多名汽车技术人员。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专业被列为国家重点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湖北省特色专业;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被列为湖北省信息化试点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被列为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立项专业。

耿保荃告诉记者,为顺应国家新能源汽车、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战略,未来,学院将计划把零散的专业进行重新整合布局,形成三大专业群。即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相关联的信息技术专业群,整合机械、数控、模具等传统专业以及与数字制造、智能装备相对应的现代制造与智能装备专业群,与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相适应的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专业群。“我们希望通过发挥重点专业的带动效应和专业群的合力效应,把专业建设推向更高层次,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耿保荃说。

深化校企合作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为实现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汽车工程学院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订单班、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现代学徒制试点等方面加强与企业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耿保荃强调:“我们不是关门培养学生,而是在教学环境中通过校内实训、到企业进行岗位轮训和顶岗实习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急需的专业人才,让学生实现未毕业先就业。”“订单”培养,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学院不仅与本地企业合作,使学生学到的技能更适合本地企业的需要,从而更多地在本地企业就业;还与国际上代表前沿技术的外地品牌企业合作,提高学院的师资力量和专业建设水平。

据了解,学院目前开设有“三环集团班”“东风乘用车班”“骆驼股份班”“上海通用班”“博世班”等近30个企业冠名班,60%以上学生通过订单培养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以“上海通用班”为例。学院与上海通用签订人才“订单”协议,双方按照共同制定的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用通用的标准考核师生,通用班老师通过上海通用培训拿到讲师认证方可教学,老师按照通用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通用开发的教材进行教学,学生考试由上海通用考核,考试合格的学生获取上海通用认证,很好地保证了教学质量。同时,通用还为学院投入了300多万元的设备,满足了教学实训的需求。

试点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今年,汽车工程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试行现代学徒制,学生进校时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拜企业业务骨干为师,师傅向徒弟传授“独家秘笈”,并带领徒弟到企业锻炼,增加实践经验和理论素养,确保学生毕业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优势互补,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学校和企业具有各自的优势,如学校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可以帮助企业培训员工;企业设备完善,可以把设备引入学校进行生产,企业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学生参与生产性实训,提高劳动能力。

据悉,学院先后与上海通用、德国博世、海尔、神龙汽车等企业合作共建了9个校内实训基地,与中航精机合作共建了“湖北省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金鹰重工、中日龙(襄阳)机电、旺前集团及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共建了50多个合作稳定、专业对口的校外实习基地。

2013年5月,经省经信委、省教育厅批准,学院牵头成立了“湖北省汽车工程职业教育集团”。着力内涵建设 提升软硬件服务水平

学院发展靠的是实力,关键在教师。长期以来,汽车工程学院着眼于“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自主培养、引进、招聘等方式,打造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队伍。目前,该院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湖北省楚天技能名师6名、省级骨干教师1名、学院首席教授1名、专业带头人5名、骨干教师18名,以及省级教学团队1个、院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全面提升了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了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该院拥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精品课程2门等,教师公开发表论文600余篇,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4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专利发明12项;成立专利孵化研究所,推进师生发明专利及转化工作。

教育要发展,硬件设施是基础。据了解,学院拥有电工电子、汽车检测与维修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数控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2个省级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襄阳市共享型实训基地,引进德国博世汽车诊断设备、工业机器人、三坐标测量仪、3D打印设备、数控加工中心、西门子PLC400等一批生产性设备,满足教学实训的需要。学院还以汽车实训中心为基础,打造“汽车人”创客空间,成为襄阳市首批7个省级众创空间之一。

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潜能,学院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使之作为锻炼学生实战能力、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坚持“双证书”(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毕业,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相应专业技能证书,学生获证率在90%以上。先后有多名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高职学生汽车维修技能大赛二等奖、全国高职学生注塑模具CAD/CAM大赛二等奖、全国高职学生数控机床安装调试大赛三等奖。学院育人质量高,培育出了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朱秀建、第七届全国青少年创新人才苗典武等一大批优秀学生。

该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一大批毕业生已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如就职于中日龙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万浩然和模具专业毕业生徐路,因工作能力突出先后被公司选派到日本工作进修;2010届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生随采凤成长为襄阳神安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市场行政经理;2010届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罗文成长为金鹰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事业部设备主管;2012届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生陈龙为上海德众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易手车经理;2014届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王弟自主创业,成立了襄阳小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襄阳国通快递火车站分部、襄菇情天猫商城等公司;2015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李毅然成为湖北省“长江学子”候选人,并自主创业成立了襄阳元素传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未来,汽车工程学院将以湖北省汽车工程职教集团和襄阳市工业行业校企合作委员会为依托,充分发挥学院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变“一对一的校企合作”为“平台内部多对多的校企、校校合作”,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转载:《襄阳日报》数字报 > 2015年12月01日 > 5版-专题报道 > 正文

http://xyrb.hj.cn/Read.asp?NewsID=1166123


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       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    

全国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          中国职业教育百强院校

版权所有:bevictor伟德 - bv伟德国际体育官方网站        学校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隆中路18号

校办(接待接访)电话:0710-3564925.    招生专线:0710-3519666 就业专线:0710-3567556        

招生咨询QQ:800866525   湖北省代码:C525  鄂ICP备05007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