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敬奎(右二)与同学交流做菜(受访者供图)
尹厚涛在村办公室学习(受访者供图)
“做了这么久了,我下一步该如何转型?”35岁的厨师单敬奎问自己。“村里好多人都外出打工了,我刚回来,看到空置的房屋,总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刚从矿上回来的周庆辉说。“我2018年回到村里当村支书,没有入职培训、没有指南,这个村支书到底该怎么当?”南漳县薛坪镇果坪村党支部书记尹厚涛说。
面对这些困惑,他们选择成为bevictor伟德(简称“襄职”)“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 (简称“一村多”)学员。
在大学的学习能否解答他们的困惑呢?
烹饪大师转型当养殖大户
“这个班有一个烹饪大师!”2020年12月,一个好消息从襄职旅游与艺术学院“一村多”1901班传出。该班学员单敬奎在2020年湖北“工匠杯”楚菜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热菜项目金奖。
单敬奎来自随州市随县厉山镇双星村。他干厨师干了15年。在2016年,他获得了厨神大赛湖北赛区个人金奖。2018年,他凭借着楚菜当中鱼菜系列的研发,荣获“中国烹饪大师”称号。在随县,单敬奎做的私房菜颇有名气。单敬奎擅长制作的鱼菜,就是用随州特产松耳菌和长江鱼入菜。
有这么高的水平,怎么成了襄职“一村多”学员?“我以前就是想着推广楚菜,开饭店做厨师,把菜做好就可以了。获得这些荣誉后,我却不知道该如何发展了。”单敬奎说。
2019年,进入襄职学习后,单敬奎变了。2020年受疫情影响,他的饭店的上座率下降了一半。单敬奎没有颓丧,反而成了多面手。
他干起了养殖。以前鸡鸭鱼这块,他通过农户进行采购,但不能保证质量。在襄职,他学到了养殖技术,包了一个鱼塘,用“喂草”的形式,不加任何人工饲料养鱼。另外,他采用小麦和稻谷养鸡。
在课堂上学到营销方法后,单敬奎做起了网络营销。他在抖音、微信号上直播用自己养的鸭子和鹅做腊鸭、腊鹅,深受好评,几千只鸭和鹅销售一空。
单敬奎正在注册农业公司,准备以种、养、销自主经营模式,三产融合打造特色品牌。
“以前事业的重心在县里,现在我想回到村里干。”单敬奎说,2021年开始,他准备到村里琢磨自己的三产融合。“我想以餐饮为基础,慢慢转行。”单敬奎说,“我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管理、营销知识。我要弄懂国家政策,抓住商机,积极转型,带着大家一起干。”
打造“升级版”农家乐
“我以前做过磨具,上过矿,现在干起了农家乐。”襄职旅游与艺术学院“一村多”1902班学员周庆辉是谷城县南河镇大谷峪村人。
2016年,周庆辉从矿上回来,在村扶贫工作队的引导下,他开始用自家的房子开农家乐。周庆辉的家门口就是南河,靠近黄龙洞。他与村里的扶贫干部一道,在大谷峪村组建了徒步、溯溪、皮划艇等项目。不少爱好自驾游、爬山的游客,都喜欢到他那里。他的回头客很多,年接客量在2000人次左右。
到襄职学习后,周庆辉跟着老师和学员一起去考察了很多村子。各村不同的发展模式让周庆辉多了很多思路。“我学的是酒店管理,老师讲的课让我开阔了眼界,有好多自己原来没见过、没听过的内容。”周庆辉说,通过学习,他对于以后农家乐的发展有了方向。现在农村的农家乐是以家庭为单位,用的是自家的房屋,住宿标准上有的地方不达标。今后,他会结合自家的宅基地,参照标准客房进行改造。
课堂上,老师把课程讲得很细,包括酒店酒水、餐饮服务、客房管理以及新型农家乐发展趋势等课程。周庆辉回到家乡后发现,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村里闲置的房屋不少,是否可以利用起来,成立农家乐合作社呢?”周庆辉想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整合村民的房屋,发展集体农家乐。
甩掉“空壳村”帽子
“当村支书没有指南,很多工作都不知道如何开展。”南漳县薛坪镇果坪村党支部书记尹厚涛在村里任职两年了。2019年到襄职“一村多”旅游管理专业学习后,他感慨地说:“在学校学了应用写作,学了商务礼仪,填补了我的知识空缺。”
尹厚涛2018年回到村里,果坪村集体经济“空壳村”的帽子,他想摘下来。得知“一村多”在收学员,他便积极报名考试、入学。“学旅游管理专业就是想着以后村里发展用得上。”尹厚涛说,来学校学习后,他考察了很多村的发展。学校的乡村振兴课、旅游发展规划课,都是请的有名的专家老师来讲。
2019年,果坪村投资新建肉牛养殖场,吸纳贫困户在养殖场务工,村集体年租金收入4万元。尹厚涛还带动村里组建种植合作社,带动农户就近务工,发展辣椒产业20亩,套种八月瓜和魔芋。这些让村里彻底甩掉了集体经济“空壳村”的帽子,村集体经济从零到突破6万元。“现在我们村不比别的村差!”尹厚涛说。
尹厚涛对村里的发展思考得很广,促进村里经济发展,他考虑的是推动群众真增收、增好收、持续增收。接下来,尹厚涛在村里的工作重点是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顺着这个思路,他将村里的八月瓜项目与旅游观光相结合,增设观光道,为旅游采摘发展铺路,希望将香水河风景区的旅客也引到村里来。
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后,村里建了广场、公厕,还设置了绿植景观。“有了好的基础设施,该如何持续发展,该如何管护,需要有一系列举措。”尹厚涛说,在襄职学到的知识为村里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吸引年轻人回来发展合作社,将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发展村级特色产业。“村里的未来只会越来越好!”尹厚涛说。
转自《襄阳晚报》数字报> 2021年01月20日> 8版-教育在线
相关链接:http://xywb.hj.cn/Read.asp?NewsID=1506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