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bevictor伟德:最美逆行,用生命守护平安
时间:2020-02-17 来源: 作者:宣传部 叶朝 项琼

定点救治,白衣天使彰显医者仁心

2月2日下午,市长郄英才到附属医院检查疫情防控救治工作

疫情爆发后,襄职的白衣天使们挺身而出,日夜奋战在第一道关口,以血肉之躯把病毒挡在身后。

1月29日,附属医院被襄阳市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确定为发热门诊定点医疗机构。1月31日,住院部外科病区开始收治病人的前一天,全院在职党员集体来到支部书记办公室,主动请缨到一线。现场,一声声“我报名!我是党员,让我上!”令人热血沸腾。

呼吸内科医生杨晓俊说:“2003年非典我在发热门诊,我有经验,孩子已成年,无家庭负担,我要到一线。”

外科医生孙秀峰、护士何小玉夫妻,麻醉科医生潘科、呼吸消化科护士孙莉夫妻,选择将年幼的孩子交给老人照顾,夫妻共赴一线。

“虽然我不是党员,但我看到许多投身其中的党员,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无私、团结、勇敢,我要向他们学习。”孙凡超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为了战“疫”,她紧急给“二宝”断奶,喝着断奶药上了“战场”。

查体、记录生命体征、护理等平时轻松的操作,在厚重的防护服下变得不那么容易。为了更好地工作,25岁的护士黄世会把留了4年的齐腰长发剪成利落的短发。原本,她是想在这个春节拍摄美美的婚纱照。

护士黄世会剪去长发

刘婵娟是医院第一位开放收治病人的医生。面对病区50位患者,除了开药做治疗,她自觉担负起心理疏导的职责,以减轻病人的焦虑和思想压力。很少有人知道,刘婵娟的爱人也是医务工作者,已投入抗疫一线战斗。家中两个孩子,老二只有2岁;两位老人都已78岁。

除夕夜,万家团圆之时,物资办负责人任雪娟守在医院仓库门前,每隔一小时,给运送600件医用防护衣的货车司机打一次电话,跟踪物资轨迹,直到晚上10点,货车安然抵达才放心离开。任雪娟说:“作为后勤保障,不能让勇士们手中无枪,这是我给自己定的铁的目标。”

医务老兵们站了出来!周晓东,62岁;陶利元,65岁;王贵平,59岁;李建华,60岁。在附属医院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处值守的这四位党员,平均年龄超过61岁。疫情突袭,他们主动请战,身穿防护衣,两人一班,轮流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测量体温,进行心理疏导。

平均年龄61岁的老党员在分诊处值守

因精心救治病患,2月5日,附属医院外科党支部和业务院长魏军受到省委组织部通报表扬。截至2月13日,附属医院已开放病房150间,累计收治病人203人。日前,附属医院又接受市里一项新任务——牵头改造、管理一家酒店作为一个病区,收治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患者。

坚守一线,他们用行动践行医学生誓言

“逆行”而上的还有数以千计的学校医学院和附属护校的毕业生们:

医学院护理专业2010级1班赵欣茹,现在武汉协和医院口腔门诊工作。作为第一批支援人员,她和公婆、先生一家四口全都奋战在抗疫一线。护士长考虑她家里情况,让她暂时休息,赵欣茹说:“家家都有困难,我有两个孩子,没有后顾之忧。人人都能奉献,我也责无旁贷!”

2月12日,对口援助我市的宁夏医疗队到达襄阳,其中的医疗队员丁妮是医学院06级护理专业学生。接受襄阳广电记者采访时丁妮说:“我的护理生涯从bevictor伟德开始,得知宁夏组建援襄医疗队,我马上报了名。襄阳是我的第二故乡,希望自己能为这座城市贡献绵薄之力。”

宁夏医疗团队的丁妮是我校医学院毕业生

2009年毕业的“高英护”专业0602班鲁红平是湖北省中医院产科助产士。疫情爆发后,她第一时间申请去湖北中医院隔离病房工作;护理1003班许子婧奋战在解放军空降兵医院;护理0808班吉岳萍奋战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呼吸重症隔离病房;护理0401班姚定、助产0901班姚媛是抗击疫情的姐妹花,她们分别奋战在武汉市武昌医院、普爱医院。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的医学院2012级护理专业段文诗、杨笑楠驰援武汉同济医院……

大年三十,学校附属护校2002届护理专业毕业生申莉是一个人过的。作为市中心医院第一批防疫志愿者,她被安排到东津院区发热病房支援救治工作。因为担心自己身上携带病毒,为了家人的健康,申莉选择在外面居住。2003年5月,申莉曾作为志愿者参加过防治SARS工作。17年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当医院征集志愿者时,她又毫不犹豫地第一个报名。申莉跟护士长说:“我喜欢打羽毛球,体质好,不容易被传染;我经历过SARS,有经验,SARS时有很多年长的老师鼓励我,我也希望我可以鼓励到年轻的护士们。”17年前,申莉刚参加工作,被老师鼓励。到现在,她已经成长为一个给同事力量的人。

坚守一线的申莉毕业于护士学校

护校2009级22班周萍奋战在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重症监护室;1995级高丹丹奋战在武汉同济医院重症监护室;2010级14班卜若男作为团市委招募上岗的第一批医疗志愿者,奋战在市传染病医院抗疫一线;2008级杨星星坚守在枣阳市人民医院抗疫一线……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从襄职走出去的白衣战士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校之初发下的誓言。

后勤不后站,全力保一线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在防疫战线的后方,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镁光灯的聚焦,也许你叫不出他们的名字,记不住他们的身影,但他们却在后方默默无闻地筑牢防“疫”的基石,为防控疫情工作提供最坚实的后盾。这个群体就是学校后勤产业服务总公司。

1月31日,学校决定将北校区学生住宿区临时改为疑似新冠肺炎患者隔离区,一天之内,要将536名同学的行李物品全部搬离。后勤30余名员工与医学院学工干部一起,层层运输、件件打包,以班级为单位,将90间寝室共计1600多个行李袋、200多个铁柜有序搬至南校区教学楼统一存放。学生物品十分琐碎,一间寝室要打十余个包装袋。参与者奋战12个小时以上,最大努力地妥善保管同学们的私人物品,保障每位同学的财物安全。

此外,后勤还承担着将附属医院门诊、住院病房以及学生公寓改造成隔离病房、医用污水管道改造等任务。面对用工人手不够、改造建材短缺、改造卫生标准要求高等重重困难,后勤人一刻也不耽搁,与时间赛跑,日夜加班赶工,按时保质完成了任务。

给学生物品打包

后勤财务部和水电班员工、宿管员为院区百余个房间安装、调试水电,充值水电卡……反复调试,只为了不出任何差错。

饮食服务中心担起了医护人员和住院隔离治疗病患人员的伙食保障的任务。“一日三餐,前方打仗,我们后方更要做好支援!”采购员、食堂经理、食堂工作人员带着特殊的使命重返工作岗位,与前线的医护人员一同坚守,共同战“疫”。

物业管理中心协同学校保卫处、社区工作人员织密校区、职工小区安全防控网,细致做好出入登记管控、楼道消杀、入户发热筛查,确保了“不少一户、不漏一人”的防控要求。

关键时候立得起、顶得住、信得过,这就是有担当的襄职后勤人!

乡村战“疫”,学生党员冲在前

学生党员在农村一线抗击疫情

当襄职医护人员英勇“逆行”,全力救治病患的时候,在疫情防疫最前沿——农村,有一批逆流而上的襄职学生党员。他们没有警服、救援服、隔离衣,只有一副最普通的口罩;他们没有执法证、资格证,只有一张张村民都熟悉的面孔;他们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看好自己的村;他们没有誓师会,没有请战书,却同样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这批学生党员就是学校2019年招收的“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学员。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他们不顾个人安危,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学生张玉军是枣阳市琚湾镇芦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芦坡村有20多名武汉返乡人员,张玉军每天给这些人测量2次体温,及时向上汇报。几天前,村里发现有两人发烧,他赶紧和村干部、村医一起,将患者送到发热门诊检查、拍片、验血……“后来2个都排除了!”张玉军说,“一听说有发烧的,我心里就悬着。排除了,我这心才落地。”

学生丁雪花来自南漳县九集镇易家湾村。村里一户人家有两个女儿从武汉回来探亲。正月初二夜里,丁雪花带人去查体温,显示正常,但是到正月初四,她们就住进了医院。“有人问我怕不怕,我是干这个工作的,我不去谁去?”丁雪花在日记里写道,“尽微薄之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忠于职守,尽党员干部之责。”

王先涛给村民测量体温

学生王先涛是宜城市南营办事处桐树村人。疫情发生后,村里要求党员干部“包组到户”,王先涛包的是一组,共86户330人。他每天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入户为每个人量体温。每天回到家,刚满一岁的孩子就喊“爸爸,抱抱”,王先涛只能远远地看着,不敢靠近。他说,虽然心里很不好受,但为了抗击疫情,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相关链接:https://www.tech.net.cn/news/show-90375.html


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       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    

全国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          中国职业教育百强院校

版权所有:bevictor伟德 - bv伟德国际体育官方网站        学校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隆中路18号

校办(接待接访)电话:0710-3564925.    招生专线:0710-3519666 就业专线:0710-3567556        

招生咨询QQ:800866525   湖北省代码:C525  鄂ICP备05007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