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博乐市的大街上,抬眼望去,各个店铺和各个单位门口的招牌和内地是大不一样的,在汉字名称的上面或旁边都有蒙古族文字,这就是我们所处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一大文化特色,蒙文字和汉文字并存。这里经常听说“双语”幼儿园,和内地的“双语”是不一样的,内地的“双语”是汉语和英语并存,博尔塔拉的民族以汉、蒙古、维吾尔、哈萨克为主,所以这里是一个汉语加一个少数民族语,或是蒙语,或是维语,或是哈萨克语。
印刷体的蒙文文字中间有一条很粗的一竖,这一竖象汉字黑体中的竖,很粗,犹如定海神针,整个字,不偏不倚直直地立在那里,两边是枝桠,在我看来,蒙文字犹如一面面旗帜,看到文字让人想起成吉思汗,想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蒙古大军,想到13世纪成吉思汗带着他的铁骑横扫欧亚,是何等壮观,何等豪迈,字的形状蕴含了一种所向披靡的精神。整个字的外形也像一把钥匙,能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在博乐阿拉山口机场的大厅上面,矗立着“博乐”两个蒙文字犹如两把能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又犹如马头琴的琴体,在悠扬的马头琴声中,在盛情的上马酒中欢送着老朋友。
和学校蒙古族的猛根老师交流才知道,蒙文字是由32个字母组成的,每个字母是一个音节,“博尔塔拉”是四个音节由上而下组成的一个组合字。猛根老师的全名叫猛根其其格,翻译成汉语是银色的花儿。蒙古人的名字,最大特点是不带名字前缀,因而它只是名字,没有姓氏的。男子起名或按民族心理习惯起名,如:铁木尔、格斯尔、巴特尔等;或按长辈的期望起名,如:吉雅赛音(好运);或按婴儿出生时长辈的年龄取名如:塔宾泰(五十);或以勇猛的禽兽或按自然万物取名。女子起名或以明亮的星辰,或以美丽的花草树木,或以珠宝玉器为名,或以理想为名,不拘一格,天马行空,真是符合蒙古人的性格特点。
说到蒙古文字就不得不谈蒙古文化,蒙古族的“游牧文化”和汉族的“农耕文化”是大相径庭的,因为四处迁移一度使得“文化”扑朔迷离,“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不利亚特三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在人民币的背面的右上角有五种文字注明的“中国人民银行”,其中第二行是蒙文字,这也反映出蒙古文化、文字在中国的地位,蒙古族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人口580多万。新疆有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都是在解放后建立的。
蒙古族分布地域辽阔,各地相距遥远。自元朝灭亡后,其曾趋于统一的方言土语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变迁,又分裂开来,逐渐形成多种方言。察哈尔蒙古祖籍张家口,迁来祖国西北边陲之前是使用早在13世纪初创制的回鹘式蒙古文,即新疆蒙古人所称的胡都木蒙古文。来新疆后不久他们改用了通行于新疆蒙古族的托忒蒙古文。该文字是17世纪卫拉特蒙古著名喇嘛札雅班第达在通用的回鹘式蒙古文基础上,稍加改变而成的。其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均根据卫拉特方言特点有所增加,并利用专门的圈点等附加符号,做到一母一音。20世纪70年代初,新疆广大蒙古族干部、知识分子和学校的许多人自发地学习使用胡都木蒙文。这样到上世纪90年代末,在全疆蒙古族中推广胡都木蒙文的普及率达到90%以上,学校已达100%。
中华民族古代有仓颉造字之说,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发展历程。元代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史学等文化领域,既有承上启下的特点,又有许多创造性;而元代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在文化发展上又充分体现了多元性。元代是各族人民互相交流十分活跃的时代。在人们日常生活、政府行政、文化交流等方面需要用语言进行交往,因此,元朝政府十分重视“双语”教育。一方面要使少数民族本民族语言不致“断绝”;另一方面又要使少数民族尽量掌握汉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好地处理日常事务。
民族间的融合与帮扶自古有之,国家制定了援疆政策,我们来到博州,带来了物质上帮助,更带来了技术、智力支持、文化等精神层面的帮助,博州人民到湖北,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共同发展。